
购买机床后,客户需要做什么?
购买机床后,客户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工作:
### 安装准备
– **场地准备**
– **空间规划**:确保机床安装场地有足够的空间,要考虑机床的外形尺寸、工作行程以及操作和维护所需的额外空间。例如,对于大型龙门铣床,需保证机床周围至少有2
– 3米的操作通道。
– **地面条件**:场地地面要平整、坚实,能够承受机床的重量。一般来说,普通小型机床对地面承载能力要求在500 – 1000kg/㎡,大型机床可能需要更高,如重型磨床要求地面承载能力达2000kg/㎡以上。同时,地面的振动要小,可以通过安装隔振垫或在独立基础上安装机床来减少振动影响。
– **环境因素**:控制环境温度、湿度和清洁度。精密机床对温度和湿度变化敏感,通常要求温度保持在20℃±2℃,相对湿度在40% – 60%。对于清洁度,要尽量减少灰尘、切屑和其他杂质,可通过安装空气过滤器和定期清扫场地来实现。
– **电力供应准备**
– **功率匹配**:确定机床所需的电力功率,并确保厂房的电力供应能够满足。例如,一台普通的数控车床功率可能在5 – 15kW,而大型加工中心可能需要30kW以上的功率。
– **电源稳定性**:提供稳定的电压和频率,电压波动一般应控制在±10%以内。如果电压不稳定,可能需要安装稳压器来保护机床电气系统。同时,机床应配备独立的接地系统,接地电阻小于4Ω,以防止电气故障和触电事故。
– **线路连接**:根据机床的电气要求,准备好合适的电缆和接线头,在连接机床电源时,要严格按照机床的电气接线图进行操作,确保接线正确、牢固。
### 安装调试
– **机床就位与安装**
– **吊运就位**:使用合适的吊运设备(如行车、叉车等)将机床小心地吊运到安装位置,在吊运过程中,要确保吊运设备的承载能力足够,且吊运点的位置正确,防止机床发生倾斜或碰撞。
– **水平调整**:机床就位后,使用水平仪对机床进行水平调整。对于小型机床,水平误差一般应控制在0.02mm/m以内,大型机床可适当放宽,但不应超过0.05mm/m。通过调整机床底部的地脚螺栓或垫铁来实现水平度的调整。
– **固定与连接**:将机床牢固地固定在地面上,对于大型机床,可能需要使用地脚螺栓将机床底座与基础固定,螺栓的规格和拧紧力矩要符合机床的安装要求。同时,连接机床的各种管道(如冷却液管、气管等)和电缆,确保连接紧密、无泄漏。
– **调试运行**
– **空载调试**:在机床安装完成后,首先进行空载调试。检查机床各部分的运动是否正常,包括主轴的旋转、坐标轴的移动等。观察是否有异常的振动、噪声或发热现象。在空载状态下,运行机床至少2 – 4小时,以确保各部件磨合良好。
– **负载调试**:空载调试正常后,进行负载调试。逐渐增加负载,模拟实际加工情况,检查机床在负载下的性能。在负载调试过程中,要密切关注机床的加工精度、切削力和功率消耗等参数,确保机床能够满足生产要求。负载调试时间根据机床类型和加工要求而定,一般不少于8 – 12小时。
### 人员培训
– **操作培训**
– **理论学习**:操作人员需要学习机床的基本原理、操作面板的功能和操作方法。例如,对于数控铣床,操作人员要了解数控系统的编程指令、刀具补偿原理等理论知识。培训时间一般为2 – 3天,可通过机床制造商提供的教材和培训课程进行学习。
– **实际操作**:在理论学习的基础上,操作人员要进行实际操作练习。从简单的手动操作开始,逐渐过渡到自动编程和加工操作。操作人员要熟练掌握机床的启动、停止、进给速度调整、刀具更换等操作技能。实际操作培训时间根据操作人员的基础和机床的复杂程度而定,一般为1 – 2周。
– **安全培训**
– **安全法规和标准**:学习国家和地方的安全生产法规、机床相关的安全标准。例如,《金属切削机床安全防护通用技术条件》规定了机床的安全防护装置的要求和使用方法。培训时间约为1 – 2天。
– **安全操作规程**:制定并严格遵守机床的安全操作规程,包括防止机械伤害、电气伤害、切屑伤害等的措施。例如,在清理切屑时,必须先停止机床运行,并使用专用工具。安全培训要定期进行,以强化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。